“68年前的今天,由李富春和米高扬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规定苏联援助中国新建和改建156个工业项目,称‘156’项工程。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工业项目需要国外援助。”在讲授《施工与养路机械》的课堂上,供电与工程学院党员教师解鹏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起了党史。课上,解鹏老师还介绍了中国铁路机械化养路历程,告诉学生,从苦脏累的人工养护到中小型养路机械再到现在大量运用自主研发的国产大型养路机械的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解鹏老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长征中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一段小视频,激励学生传承“长征精神”,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奉献力量。
像这样在专业课上讲党史的情况,已成为供电与工程学院党总支推进“党史教育进课堂”工作的新常态。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供电与工程学院党总支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通过各党支部动员党员教师,精心组织授课内容,认真备课,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党史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了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覆盖。
通过党史教育进课堂,供电与工程学院党总支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进一步强化了政治思想引领,筑牢了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学院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高涨,申报课程思政教改课题11项,成功立项9项,立项比例占全校21.43%,立项数量及立项比例位居全校第一;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王玉华老师主持的《隧道施工与维护》课程成功立项,立项比例占学校25%;在江苏省交通运输行指委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教科研项目申报中也取得骄人成绩。这提升了教师工作的精气神,也增强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学校的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中,供电与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参与,有4名同学进入决赛,高铁工程2001班陈涛同学、铁道供电2001班王润玺同学包揽了冠、亚军。
供电与工程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冯洪高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供电与工程学院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广大教师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主动回应学生的诉求,教育引导学生弘扬铁路红色精神,学院整体工作呈现积极进取的良好态势,对学院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充满了信心。”
(文:侯玮薇)